第(2/3)页 这里的铺面已经有一些被人租下了, 挂上了简单的招牌。有的连招牌都没有, 只是挂一块幌子,上面写些“花布”“生丝”之类标注货物种类的字样 “这里的租金很便宜,如果不愿意长租,我们还设有可以短期租用的摊位--那片空地就是摆摊的地方。不过这里卖的东西多是手工制作的,量少。若是要大宗商品他们拿不出,海上来的买家也看不上。” 甲区的南面依次是余下的三个区,乙区主营轻纺原料:如棉花、棉纱、蚕茧、生丝、羊毛、麻线……规划的面积最大;丙区主要售卖各种纺织成品和半成品,各棉呢绒纱布丝缎等都在这里售卖。 至于最后的丁区,买得则是纺织器械,大到铁木织布机,小到机针零件,统统都能在这里面找到。未来,还准备销售各种纺织用的化工品,如染料、浆料。 相对于前三个区,丁区的建筑风格也有了很大的变化。前三个区都是两层小楼,一楼用作铺面,二楼用作办公或者仓储之用。形制为骑楼样式,延申出来的长廊可供行人遮阳,算是比较适合南方的商住建筑。 到了丁区,因为涉及到机器设备的陈列和仓储,不再是骑楼建筑,而是桁架式的仓储式建筑物。 “此等澳洲建筑设计的倒是巧妙,若是炎炎夏日还有此等宽檐供人遮阳,倒也不错。”吴毅骏打量着这颇有些奇特的澳宋风格建筑,颇为欣赏。旧时空历史上骑楼的出现要到19世纪,随着欧洲建筑的传入才开始在广东流传开,本时空原本是没有的。 虽说整个市场区还没有开业,但是招租工作从一个多月前就开始了。因此暂时没有店铺开门。但是消息灵通的商家有的已经拿下了自己心仪的铺面,有的还在这里逡巡,以期望寻到一个风水宝地。 这个澳洲人力推的项目,对于嗅觉灵敏的商人来说并不需要太多的宣传,澳洲人的脑筋显然不仅仅是在重塑广州的纺织品贸易,恐怕还有更大的打算。其中的商机不言而喻。 三人走马观花粗粗将各区都转了一遍,最后来到了西面的商馆区。 商馆区的建筑更为精致,多是石筑的欧式建筑,风格也各不相同,不再是整齐划一的骑楼或者仓储式建筑了。 安玖带叔侄来到了西区的第一栋建筑前。这栋建筑时是整排建筑物里最朴素的,安玖说这里就是市场的管理公司。虽然挂得是“轻纺市场股份有限公司”的牌子,实际上背后的最大股东和主要经营者是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。所以在门旁还有第二块牌子“合作社股份有限公司广州支社”。 楼前有一个小广场,居中竖立着旗杆,飘扬着启明星旗。广场的边缘竖立着块巨大的展示板儿,上面挂着一排排的木制牌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