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在这个古代,七成以上的人,一辈子都没有走出过百里之外。所以这两座大山对交通的阻碍,根本就不会影响多少人,因为没有出行需求。 而一旦愚公的行为被那个操蛋(蛇)山神禀告给了天帝,脑残天帝把山移走,数十万人将失去生计。 或许有人认为,太行山和王屋山被移走了,会留下大片的良田。可就算天神有那么好心,这么多新出现的无主良田,也绝对不会落到这些依靠大山存活的贫民手里。 在这个人吃人的社会,底层百姓从来都是被剥削的对象,怎么可能有好事儿轮到他们身上? 至于这些人和太行山、王屋山一起离开,也不现实。因为他们的生活除了依托大山,同样还要脱离大山,依托大山周围的乡村集市。 所以说,愚公脑子一抽的移山行动,很可能坑害数十万百姓的生存。 “虽然我无法留在这里造反,带领底层人民跑步进入小康社会,但阻止某些人的脑残行为,还是能够胜任。愚公若是脑子不会转弯,那就肉体上消灭他好了。” 想到愚公,秦琅现在满是厌恶。他记起来了,愚公一家在周围属于大地主了,至少衣食无忧,主要的劳作也是由佃户、长工和奴婢完成。 至于愚公和妻子儿女,基本上处于脱产阶层。 想想就知道了,愚公已经九十岁了,还这么有精神,在底层百姓因劳作很难活过四十岁的年代,他肯定不是贫民。 愚公移山,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吃饱了没事儿干的蛋疼行为。 当初看寓言故事时,秦琅记得这样写的: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(上了山),凿石头,挖土,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。冬夏换季,才能往返一次。 “真是讽刺,愚公儿孙数十位,能够挑担子的只有三个,那是因为其他人都身娇体弱。冬夏换季往返一次,四个脱产之人,千里运土,耗费的钱粮,等闲四十个人的赋税都无法供养。当初还是太年轻,根本读不出这种隐藏的信息来。” 摇头叹气,秦琅为后世那些赞扬愚公的人感到悲哀! 愚公精神确实值得学习,但这种行为,却完全不值得提倡。故事是虚构的还好说,可现在化做真实存在,却是一场灾难。 第二天,当秦琅按照后世的习惯,在早上七点左右起床后,就隐约听到了村口处传来的喧哗之声,于是向那边走了过去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