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768章 内秀的李丽-《重生火红岁月,我在空间里种田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遇到了像蹦蹦床一样的,无论自己怎么在上面蹦跶,终究还是会被弹开。

    我上哪占便宜去!

    深夜静悄悄,一夜无话。

    翌日。

    等到大家洗漱完毕,吃过早饭之后,就抓紧时间赶路。

    别看这帮司机们贪玩,喜欢去路边店送点温暖什么的。

    但对于把运输的货物,给及时运到地头这件事,司机们还是会认真对待的。

    玩归玩。

    运输任务还是得完成。

    这一次去南方参展,从刚开始计划出发的时候,罗旋以为运输服务社会,规划出一条往南走的路线。

    车队到了铜陵再转向东,过湖南,湖北,这样穿插到粤西,最终抵达目的地羊城。

    没想到的是。

    脂米县汽车运输服务社,却是规划的跨越黄河,走西山省省会、到国际庄。

    然后进入大葱产地,随后向南进入江南水乡地界,最终抵达羊城这条线路。

    这么走的话,路途其实要多300百来公里。

    但既然运输服务社,人家都已经这样规划好行程了,罗旋也没法去改变。

    因为在这个时期,大家在新华书店所能买到的地图,和运输服务社的专用交通图,那是两码事情。

    真正的专业交通地图。

    那是属于保密级别的东西,一般人都接触不到。

    就连十里铺公社主任,甚至是县府里面的普通工作人员,他们也无权查看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所以,

    既然脂米县运输服务社,是这么规划的,那么罗旋就只能按照人家规划好的路线,一路向南。

    这一路走的艰辛。

    但好在北方的道路更宽广,视野也更为开阔。

    虽然说路途上多走了几百公里,但好歹可以开的快一些。

    在路上耗费的时间算下来,其实也差不多。

    随着车队越来越往南边走,坐在驾驶室的李娜和李丽两姐妹,情绪也逐渐变得高涨起来。

    在这里,遍布着溪河湖泽。

    有看不尽的绿草红花。

    处处青砖黛瓦,古桥幽巷,没有了北方的粗犷豪放,但却多了几分婉约之美。

    这里的房屋瓦舍不似塞北那么沉稳,处处镌刻着历史的厚重与雄浑。

    但却更为繁复、精美。

    塞北之美,在于苍茫雄浑。

    胜在让人抒发胸臆。

    站在苍凉的塬上,可意气风发,可挥斥方遒,可挥洒豪情万丈于天地间。

    水乡之美。

    需要细心去品,用心去每一个细节里品咂个中意境。

    这两者之间的差别,就如同铁锅炖羊肉与文思豆腐。

    前者可让人吃的酣畅淋漓。

    而后者,则需要轻柔入口、细细品味。

    “喂,能不能在这里停留一下下,我想吃清蒸鲈鱼、吃海虹、吃蛤蜊,我要吃香煎带鱼。”

    李娜嘴里,向来不会叫罗旋哥三个字,而是以“喂”,“你”来替代。

    “行不行嘛?”

    李娜摇晃着瘦瘦的双肩耍赖:“我在北方待这几年,做梦都想好好吃条鱼,再吃一次墨鱼仔。”

    离开故乡太久。

    那种铭刻在记忆深处的思念,其实是永远挥之不去的。

    只是被生活给压在心底,不敢让它发散而已。

    如果不是生活所迫,谁又愿意背井离乡?

    李娜心心念念的想吃海鲜,这也正常。

    不仅她想吃家乡的味道、怀念儿时的记忆,其实李雪、李丽她们又何尝不想呢?

    只是她们顾虑太多,不敢像李娜这样口直心快的说出来而已。

    吃就吃呗,这有啥!

    更何况现在的海鲜,便宜的跟个啥一样的,只是受由于运输条件所限制。

    所以在塞北,是买不到鲜活的海鲜的。而且由于是生活习惯的影响,塞北人多半不爱吃这些东西。

    因此在塞北的供销社里,晒干的海米,海带,就已经算得上是海鲜了。

    等车队到了海门,罗旋便停下车,说是要请所有人吃海鲜大餐。

    见多识广的司机们一听说吃海鲜,顿时逃之夭夭,组团找川菜馆吃红烧豆腐、回锅肉这些东西去了。

    而跟着货车过来的,那些从来没吃过海鲜的家具厂职工。

    他们一是出于想尝尝稀奇的心理,二来呢,这些人也有一点“向罗旋领导看齐”的心思在里面。

    这才跟着罗旋去了当地的一个渔村里,尝试着吃一次海鲜。
    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