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3/3)页 事实上,经过太子姜星河的暗中操控,现在官员也好,京中百姓也好,差不多都‘想起’或者‘得知’了天灾这档子事。 但人嘛,不可能个个都是杜千川。 既头铁,又怀着亡妻的愤恨,同时还兼具楼有知给的任务。 以至于过去这么久,一直到现在没人真正站出来。 胆怯者不敢。 漠然者不屑。 隐而不发者暗自计较谋划。 但今天,侯让站出来了。 “直至永泰十九年,我大庆在雍州的官员缺额数目、时长,为三十省之最!” “而后四月,漫天飞蝗……” “……正丰十九年,我大庆有储粮八百八十万石,雷州人口一千九百万。” “正丰二十年,雷州天火。” “二十年末,雷州人口剩一千二百万,我大庆储粮……还有六百万石!” 从官员缺额关联天灾降临之地,到灾年储粮变动,关联有灾不赈。 跟杜千川当初上奏之时,一模一样的话语。 除了上奏者的名字之外,没有任何改动,就这样被侯让高声诵念而出。 “以上所有,来自于杜千川弹劾先帝之奏本,微臣有过耳不忘之能,特此复述。” “另!” “虽钦天监、吏部、户部,所有相关记载已毁,但微臣已查阅三十省各地的地方志,均与其上所述分毫无差,可为佐证矣!” “今!微臣侯让,以谋害万民之罪,弹劾文昌、景盛……正丰等列位先帝!” “恳请陛下……” 侯让站在天极殿门口,如同当初的杜千川一样,昂首挺胸,一步跨了进去:“除其尊谥,革出太庙,以安万万冤死亡魂!!!” 真是这样!!! 还真的是弹劾先帝!!! 那些不知情的官员手脚冰凉,不知所措。 他们知道,这事儿,就像他们被唤醒关于杜千川的记忆一样,一定是有人在暗中主导。 但他们不知道,这个人究竟想要干什么。 难道,真要逼得陛下,将列位先帝革除太庙才行?! 关键是。 上一个杜千川已经死了。 再来一个侯让又如何? 吏科给事中的分量,连杜千川都比不上吧? 一众官员如此想着。 然而很快,他们就知道自己想错了。 因为这一次,不止侯让一个人。 “哈哈哈……计较来计较去,还是直接点儿更痛快。” 礼部郎中大笑出列,抱拳躬身:“臣,附议!” “让人抢先了啊。” 兵部右侍郎摇着头,颇有些惋惜的站了出来,同样抱拳:“臣附议!” “臣也附议!” 大理寺左寺丞出列。 “微臣附议!” 通政司左参议出列。 就这样,一个接一个的官员陆续出列,高声附议。 侯让双目湿润,目光从这些人脸上一一扫过。 这件事,他没有跟任何人商量,完全就是自发性的行为。 然而就是在这种前提下,仍旧有人跟着自己站了出来。 拢共四十来人。 最低有九品芝麻小官,最高有时峥这个左都御史。 “大庆子民,这才是真正的大庆子民……” 侯让喃喃自语,下一刻,声嘶力竭:“恳请陛下!除其尊谥,革出太庙,以安万万冤死亡魂!!!” 这句话之后,殿内久久无声。 百官在等庆帝的反应,而庆帝……在等楼有知的反应。 楼有知的目光从这些人脸上扫过,将他们一一记下,接着转身对帷幕内拱手:“此事微臣不敢置喙,还请陛下定夺。” 看似推脱的懦弱之语,落在聪明人耳朵里,却是无比的强硬。 要知道,杜千川干这事儿的时候,楼有知至少还让调取证据的。 这次连证据都不提了,直接让陛下定夺? 什么意思? 直接判定证据生效? 众官员眼神闪烁,彼此交流个不停。 “楼有知……” 永泰帝的声音终于从帷幕后传出,“你到底想做什么?” 此话一出,百官心头一凛,暗道果然! 果然,幕后的那个人是楼相! 应该也不止这一次吧? 现在看来,上次的杜千川,也是楼相的手笔。 “陛下误会了。” 楼有知面不改色,“此事,微臣此前并不知晓。” “是么……” 永泰帝不置可否,道:“既然这样,那就都拉下去,跟杜千川一样,以谋逆之罪斩了吧。” 无比淡漠的语气,让所有人心头发寒。 尤其是楼有知。 他比其他人,更明白这其中的含义。 要知道,这跟上次可不一样。 上次只有杜千川一人,而且论罪也是严芳开的口,永泰帝只是说了个准奏。 虽然意思一样,但意义完全不一样。 这代表,永泰帝对此事已经没有了任何耐心,决定大开杀戒了。 谋逆之罪诛九族,扩散到四十多名官员背后的族人,那就是数万! “陛下……” 楼有知抱拳,还想再说。 但还没来得及出口就被打断。 “怎么,朕的旨意,已经不管用了吗?” 永泰帝冷冷说道,“龙椅就在你面前,要不你坐上去,朕将皇位禅让于你?” “……” 楼有知面色变幻不定,片刻后,尚有些弯曲的腰背渐渐挺起。 永泰帝出不了后殿,那他就根本没必要顾忌这么多。 无非就是从暗地里的权臣,变成明面上的权臣罢了。 代价嘛,就是背上一个万世骂名而已。 背就背吧。 楼有知的脸色彻底冷淡下来,“陛下龙体有恙,不宜再理朝政,即日起朝会……” “父皇!” 一个声音突兀响起,打断了楼有知撕破脸的话语。 大庆太子,姜星河。 (本章完) 第(3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