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主中原-《红楼从辽东开始》
第(3/3)页
将军为何突然问起了旁的事。
谢有成追随将军十余载,从无到有一起面对困难,一步步走到今日,有些懂将军的心思。
“林丹汗在青海,与当地的部落发生了冲突,陷入了纠缠,听说形势不好,他本人也身体患病,应该是水土不服。”
“归化城的贾环,打听到漠北蒙古西北方向,来了一帮劳什子罗刹鬼,两边正在交战。”
“赫图阿拉城已经被第二镇接管,改土归流,武震孟亲自负责,有他在,出不了问题。”
唐清安这才放心的点点头。
最怕的就是内斗。
因为内斗,导致了多少的磨难。
现在边疆已定。
他也可以放手施展,不论胜负,也不会有亡天下的风险。
自己可以失败,但绝对不能埋下亡天下的种子。
李自成流民出身,来自于百姓,本是反抗暴政的义军,为何却背负后世骂名?
不是因为他败者为寇。
而是因为他导致了亡天下,属于重要的原因之一。
王侯将相宁有种乎。
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,是汉人自古以来的传统。
间接导致亡天下。
才是李自成最大的骂名,这种因果,使得人们不愿意正视他。
正是因为太痛,所以才无法忘怀。
世事难料。
唐清安不敢说自己绝对能赢。
自己失败不可怕,亡天下才可怕,这种骂名他背负不起,所以多年来才对外不对内。
现在外已除。
“按照军司的办,以我的名义写奏疏,告诉皇帝,金江镇不支持他迁都。”
“天子当守国门。”
明朝建立时。
北方空虚,南方富裕。
宋以前,北方才是汉人的主要活动地区,南方的人口不足北方一成。
宋以后。
不可计数的汉人南逃。
南方汉人的数量,第一次超过了北方,并且甩下了北方一大截。
为朱元章以南攻北创造了条件。
而那时。
北方千里无人烟,田亩商业水利设施等皆败坏殆尽。
南方除了要往北方移民,还需要输出人力物力,大量的钱财要消耗在北方。
这种局面会导致巨大的风险。
如果北方战事遇挫,都城在南方的明朝,很容易放弃北方,或者不在乎北方的土地。
只有都城在北方,才能有危机感,不会轻易放弃一寸土地,寸土必争。
所以朱棣才迁都北平,改名北京。
正是天子守国门的由来。
天子在北平。
全国的力量,必须要保护北平,哪怕再大的代价,也动摇不了这份国策。
北平不失,则北方不失。
初中教科书所言。
所以唐清安的一句天子守国门,就能让大周皇帝坐蜡。
他放弃京城,就是放弃了道义。
“告诉第四镇,对日本之事,全由彭大海负责,而金州本土从今日起,不再供应第四镇,只由济州岛和琉球国供应。”
唐清安定下了调子。
众人皆知。
将军终于决定入主中原。
“公告全镇,国内百姓灾害不断,兵戈不止,我金江军乃大周天军,仁义之军,理应救万民于水火。”
“即日起,金江镇大扩军,以平辽侯之名义,号召退伍老兵归营,为国作战。”
数年来。
一直抽调到新合军的金江军,从九万降为数万,终于开始了扩军。
对于入主中原。
唐清安划分的很清楚。
新合军用于开拓。
草原,奴儿干,日本……
此次中原之战,只有金江军为主,没有新合军的参与。
亲卫营三营九千兵。
第一镇抽调五千金江军,剩余五千兵,其中三千金江军,两千新合军。
五千人压制整个草原,以稳为主。
第二镇抽调三千金江军,剩余一万两千兵,其中三千金江军,九千新合军。
抽调一营三千新合军,归入第一镇。
第三镇两万六千金江军不变。
合计四万三千金江军。
金江镇虽然有近十四万兵。
但是地盘太大,抽调完后,剩余留在各地的守兵,就算以新合军为主,也只有不到两万兵。
而第四镇还有高达八万余的新合军正在日本作战,伤亡不小。
唐清安要把金江军扩军到十万。
新兵太多不行,所以希望能召回多年来陆续退营的老兵。
休身养息多年。
金江军到了恢复应该有的规模的时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