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五百三十八章 入主中原-《红楼从辽东开始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一直到清末东南自治,汉人脱离了束缚,才开始恢复中断三百年兴建私学的传统。

    这些南方各地的私学,培育了大量的进步青年,为后来革命增加了绝对性的力量。

    现在的各派学说,就是瓷器。

    你保护它,它可能不能为你创造看得见的好处,还能带来很多麻烦。

    可你还打败不了它。

    只有通过武力才能摧毁它。

    一旦被摧毁,则需要百年的时间,才能重新养育出来。

    正如十年树人,百年树木的道理。

    冯胜之以学问来将军。

    将军不是最在乎学问吗。

    “谬论。”

    听完冯胜之的长篇大论,林如海立马反驳。

    “金江镇怎么会与学问背道而驰。”

    话中有话。

    唐清安面色不变,任由下面的人又是交锋,又是试探。

    林如海铁定是支持江淮各种学问的。

    可各派的新学问,的确有大逆不道之言。

    金江军强大,将军入主中原那天,会不会仗着武力,打击这些新学问,林如海内心担忧。

    冯胜之意味不明。

    估计他也陷入两难之中,可能他心里最希望的是禅让。

    可惜。

    哪里有这么美好的事情。

    至少不靠武力,是达成不了的。

    动用武力,就要逼迫皇帝,冯胜之很难接受。

    “军司怎么看?”

    唐清安看向谢有成。

    谢有成站了出来,众人都望向他,眼神复杂。

    将军既然问军司,大概已经有了定论,决定入主中原。

    入主中原。

    金江镇多年来一直有这种提议,有时候声音大,有时候声音小。

    可真到了见真章的时候,无论是谁心里也感叹。

    “为了保存南方的平稳,不支持皇帝南迁。”

    总要有人说出大逆不道的话,谢有成没有躲避,当众挑明打断了很多人的想法。

    “如果皇帝一意孤行,军司在码头准备了船只,安排三千骑兵作为前锋,会在山东截住圣驾。”

    众人无言。

    截住了圣驾,后续的事猜也猜得道。

    挟天子以令天下。

    入关打败流民军,接管地方,治理弊政,一步步谋夺天下。

    此举对金江镇是最有利的形势。

    一股奇妙的情绪,涌散在屋内,人们情不自禁的家中呼吸。

    “有人说王子腾,打算安排家卷回金陵避难,我看金州就很好,最安全。”

    “还有锦乡侯府,史府都可以来金州嘛。”

    唐清安突然笑了起来。

    随着将军的笑容,刚才严肃的气氛也缓和下来,众人的脸色恢复了平静。

    众人之间不在剑拔弩张,开始了玩笑。

    “金州变化巨大,正好让诸公游历一番,以见我金江镇的富强,毕竟闻名不如见面。”

    “是极。”

    金州变化再大,也不过是辽东的城池,唯一一座突破百万人口的城池。

    而大周突破百万人口的城池很多。

    金陵,扬州等地早就突破百万人口多年。

    而且商贸奢华,远不是金州能比。

    唯独金江镇的济州岛。

    靠着垄断海贸才能压过他们一头,而人口和底蕴又不足各地。

    请诸勋贵家卷来金州,用意在于拉拢勋贵的人心,让众勋贵坚定的站到金江镇这边。

    打天下,治天下。

    金江镇两者都要,那么就要拉拢地方上的势力。

    治理是长期的事情,一步步来。

    积弊不可能两三年就治理完成。

    在治理的过程中,把反对的力量压制到最弱,按步就班达成计划,才是治国之道。

    换源app】

    “要跟勋贵们说金州不比扬州差,让各家的家卷安心。”

    林如海笑道。

    勋贵之家奢靡,很多人的旧印象,金州还是苦寒之地,很多人怕是不愿意吃苦。

    扬州。

    听到扬州,唐清安愣了愣。

    后金入关,从辽东屠戮到云南,而详细的记载却寥寥无几,以地方书生的德性,不可能不记载。

    因为三百年的文字狱,无数的史料消失了。

    明末清初,大量的汉人逃到了日本,朝鲜,东南亚,其中就带过去日本一篇《扬州十日记》。

    是后金屠戮扬州,幸存者的读书人写下的经过。

    三百年后又流传回了中国。

    百万人口的扬州,被屠戮一空。

    先民遭受了惨无人道的磨难,后人还知多少。

    正如后金在辽东的屠杀,文字记载寥寥无几,结果朝鲜史料有大量的记载。

    唐清安脸色难看。

    铭记历史不是为了活在仇恨中,而是为了记住教训。忘记了历史,必定会重蹈覆辙。

    “第一镇,第二镇,两镇最近有什么情报?”

    众人纳闷。
    第(2/3)页